1、“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对儒学而言,孔子固然是集大成者,而宋的濂、洛、关、闽诸大家,则把儒学拓展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阶段。真能阐扬承继孔孟先儒之道统者,惟有宋儒。
2、这是宋代一个叫李载的进士说的。据说当时留传甚广,时人称作“横渠四句”。大意是为社会提供道德标准,为百姓安生乐业谋利益,继承圣贤的学术思想,开创永久的太平盛世。
3、这四句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为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这是儒家的用世抱负。
5、出自于:张载的《横渠语录》。
6、“开”期待之谓。“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7、这四句话最能表达一个人对国家,对社会的担当和使命。言简意赅,境界宏远,可以说“横渠四句”是中国人精神上的绝句,相当于精神上的坐标。不管身在何处,世界华人都对此感同身受,它具有非常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8、是北宋理学家张载写的《横渠语录》。
9、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世称横渠先生,尊称张子,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其"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名言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称作"横渠四句",因其言简意宏,历代传颂不衰。宋天禧四年(1020年),张载出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青年时喜论兵法,后求之于儒家"六经",曾任著作佐郎、崇文院校书等职。后辞归,讲学关中,故其学派称为"关学"。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返家途中病逝于临潼,年58岁。
10、扩展资料:
11、作者简介:
12、其意:为人类社会构建良好的精神价值观,为民众选择正确的命运方向,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要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13、“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
14、为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出自张载的《横渠语录》。大意为,为社会构建精神价值观,赋予民众生命的意义,继承发扬先贤即将消失的学问,为万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15、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出自张载《横渠语录》,原文如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7、读书人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是百姓安身立命,能够将儒家的智慧义理发扬光大,教化万民,才是读书人的立足之本,我们是为了继承先贤的智慧,创当代太平盛世。
18、“为往圣继绝学”,宋儒认为,孟子以后的儒家道统已然断绝,所以要把先圣快要灭绝的学术传统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为万世开太平”,张载不局限于当下的太平秩序,而是以更深远的视野展望万世的太平基业问题。
19、“为天地立心”,程明道说:「天地无心,以生物为心。」又说:「天地无心而成化。」,天地本无心,但人有心,人的心也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实则,恻隐之心,就是不忍人之心,也就是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仁所由出的起点。以此马一浮先生总结道:“学者之事,莫要于识仁求仁,好仁恶不仁,能如此,乃是为天地立心。”
20、“为万世开太平”,实现张载《西铭》描述的文化理想,民胞物与,全体归仁,才能让蔽惑无明的现代人重新回归率性诚明的人类精神家园。
21、开太平,谓有王者起,必取法利泽,垂于万世。”按:宋代理学家认为儒学道统自尧、舜、禹、汤、周文王,至于孔子,至于孟子。孟子既没,其道不传。至宋儒兴,才倡明了千载不传之学。故称“为往圣继绝学”。为生民立道,《横渠文集·性理拾遗》作“为生民立命”。
22、意思是:开创兴盛安定的社会,继承发扬以前圣人们中断了的学术主张。
23、参见北宋张载的《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4、“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张载《横渠语录》:“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5、“为天地立心”,就是依循宇宙本体弘扬并确立仁民爱物之心。
26、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27、“为天地立心”,就是使生之为人能够秉具博爱济众的仁者之心,和廓然大公的圣人之心。
28、译文:(读书人)的心应当为天下而立,使命应当为老百姓而立,应当继承发扬以前圣人们中断了的学术主张,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
29、“为生民立命”,直接来源于孟子的“立命”的思想。《孟子.尽心上》有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通过修身致教,最后如果能而达到这样一种境界,即不管一个人的寿命是长是短,都能保持自己的性体全德,那么这个生命个体就可以说已经安身立命了。张载所标示的“为生民立命”,实即为“民吾同胞”来“立命”,其立命在于教,“修道之谓教”,此之谓也。
30、这是宋代大儒横渠先生张载的四句歌,“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歌开显了儒家的大胸怀,大气迫,既为世界确立文化价值,为人民确保生活幸福,传承文明创造的成果,开辟永久和平的社会愿景,奋发图强,自强不息。
31、“为往圣继绝学”,故“往圣”者,孔子、孟子所代表的先儒也;“绝学”者,孔孟先儒所弘扬之道学也。
32、——张横渠张子「四言」
33、“为生民立命”,源于孟子的“立命”思想。“生民”指民众,扩而大之,就是要让天下百姓都有安身立命之处。
34、北宋张载。
35、这四句话,是北宋张载一生为学的归宿,也是其思想的精髓所在,冯友兰先生称其为“横渠四句”。
36、“横渠四句”出自张载《横渠语录》,原文如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译文: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
37、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继往圣之绝学,开万世之太平。
38、张载(1020-1077)字子厚,北宋大儒,哲学家,理学创始人之一,理学支脉“关学”创始人,封先贤,奉祀孔庙西庑第38位。祖籍大梁(今河南开封),徙家凤翔府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学者称横渠先生。
39、这大概就是读书人的最高理想。
40、横渠四句的含义是:为天地确立起生生之心,为百姓指明一条共同遵行的大道,继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传的学问,为天下后世开辟永久太平的基业。由于其言简意宏,一直被人们传颂不衰。
41、宋仁宗嘉祐二年进士,历授崇文院校书、知太常礼院。后其弟监察御史张戬,因反对王安石变法遭贬,横渠遂辞官。归家后,专注于读书讲学,开创“关学”,名震一时,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病逝于潼关。
42、原文:“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43、出自《横渠语录》。
44、“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的这四句话被当代哲学家冯友兰概括为“横渠四句”。
45、释义:读书人其心当为天下而立,其命当为万民而立,当继承发扬往圣之绝学,当为万世开创太平基业,说出了读书人应当有的志向和追求:天下、万民、圣贤之道、太平基业。
46、“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出自张载《横渠语录》。意思是说读书人通晓万物造化之理,使天道彰显,从物质上丰衣足食,精神上伦理政教,是百姓安身立命,能够将儒家的智慧义理发扬光大,教化万民,才是读书人的立足之本,我们是为了继承先贤的智慧,创当代太平盛世。
47、横渠四句对传统文化最大的影响莫过于创立关学,对后世儒家学者影响很大,从北宋时到清代,历代都有学习传承者。其中,宋代的吕大钧、吕大临、苏昞、范育、李复等人对关学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