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冬至这一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阳辐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约50%。但是,这一天并不是最冷的时候,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有大气和水分,能够储存热量,并不是“即存即失”,而有“积热”。我国地域辽阔,各地气候景观差异较大。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平均气温普遍在0℃以下,而南方大部地区也只有6℃至8℃左右。东北大地千里冰封,琼装玉琢;黄淮地区常常是银装素裹;江南地区冬作物仍继续生长;而华南沿海的平均气温则在10℃以上。
2、冬至打霜来年旱
3、吃烧腊与姜饭
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5、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6、冬至将来临,短信送上关心:爱心暖你,热心敷你,痴心想你,关心对你,衷心祝你,幸福如昔,温暖似火,预祝冬至快乐!
7、借冬至的东风,送去温暖,愿你无波无折,平安健康。借冬至的冻雪,埋葬烦恼,愿你无克无难,顺意吉祥。冬至到了,祝开心快乐,万事如意,早安
8、冬至无雨一冬晴。
9、在南方一些地区,则比较盛行吃冬至团(冬至丸),取其团圆的意思。每逢冬至清晨,各家各户磨糯米粉,并用糖、肉、莱、果、萝卜丝等做馅,包成冬至团,不但自家人吃,也会赠送亲友以表祝福之意。实际上,冬至吃汤圆,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江南更是普遍,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
10、这句话比较容易理解,意思就是说在冬至当天如果有霜,在年前的时候一般会有降雪。这也是古人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类似的说法还有。冬至有霜,腊雪有望。意思是冬至当天有双在,腊月份就会有雨雪。
11、今天是冬至,坊间有一种传说:在冬至夜晚点,如果你吻了心爱的人,那么你们会一辈子心心相印,不离不弃!这么美好的事情,或许可以试试……
12、冬至阴天,来年春旱。
13、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14、冬至要到了,天气变冷了,友谊思念了,祝福送上了,衣裳该加了,不要感冒了,营养要补了,饺子该下了,温暖下肚了,心情热乎了,生活滋润了。预祝冬至快乐!
15、冬至到了,我的祝福穿过冬至的黑夜,爬上高高的圣诞树,扛着元旦的旗帜,躲过小大寒的追踪,循着腊八粥的香味,直奔你的身边,愿你的
16、冬至节气的习俗
17、东北冬至的景物就是大雪纷飞,银装素裹,到处都是一片银白的世界。温度也到了一年最低的时候。一般的来说冬至都是入九了,东北的数九寒天是最冷的时候,东北的习俗在冬至这一天要吃饺子,寓意着能够温暖的度过寒冷的冬天,各地冬至的习俗都不一样。
18、想着你,走过似水流年;念着你,又是新的一天;牵挂你,问候一遍一遍;通知你,冬至来到眼前;提醒你,加衣保暖防寒;祝福你,幸福健康平安!预祝冬至快乐!
19、老一辈的人还发现了冬至节当天的天气,也会对后期的天气产生影响。如果冬至当天刮的是西北风,就预示着来年春天的时候雨水比较少。像是湖南云南等地,还有着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的说法。这句话的意思就是在冬至的时候,如果北风比较猛烈,就容易出现倒春寒的现象。需要做好预防霜冻的措施。
20、广东人冬至吃烧腊与姜饭,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潮汕一带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21、心底的思念不知何时开始,心底的牵挂也不知有多长,冬至又来临,祝福又送上。冬至的饺子尝一尝,朋友的惦记莫要忘,愿你幸福生活长又长,早安。
22、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相传医圣张仲景告老还乡时看到受冻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以及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做成一种叫“驱寒娇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形成了习俗。
23、冬至不离十一月
24、冬至到了,虽然进入了冬天阳光很少,但以后的每一天早晨都还是能见着阳光,因为那束光是我给你的早安祝福!
25、冬至节气的特点
26、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27、冬至的谚语有许许多多,以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28、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29、冬至饺子夏至面,愿你开心有人念,除夕夜里心情好,开心快乐过大年,过完春节闹元宵,新年出门捡钱包,打开钱包一千万,千万开心每一天。
30、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
31、一年雨水看冬至
32、冬至馄饨夏至面”。民间在冬至日有吃馄饨的习俗。在中国古代的历法中,常以冬至为历元,此时被看作是天体运行之开端,在此之前,古人认为宇宙是处在一种混沌的状态,即“天地混沌如鸡子”。《燕京岁时记》解释馄饨成为冬至食品时说:“大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食之。”由此可以看出,冬至这一天吃馄饨,是为纪念天地之变化,宇宙运行。
33、先祖时代物负极度匮乏,无营养早餐之说,饺子是首选,长者为大,给啥吃啥,好在小辈也喜欢自包的饺子,至于我辈乐得吃现成的,如是每年的冬至早餐各取所需其乐融融!?
34、冬至晴,明年阴雨多。
35、冬节丸,一食就过年。
36、冬至大如年
37、冬至无雪刮大风,来年六月雨水多。
38、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通讯不发达的时候,老一辈的人通过总结俗语,来预测几个月之后的天气变化。这句农谚的意思就是说,在冬至当天如果将于来年的雨水也会非常充沛,如果冬至当天是晴天,来年的雨水就会比较少。
39、冬至,又称冬节、亚岁、长至节等,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代表着寒冷的冬天来临。
40、冬至食馄饨的习俗大约盛行于宋元时代。宋代陈元靓在《岁时广记》中说:“京师人家,冬至多食馄饨。”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描绘杭州人过冬至节时说:“三日之内,店肆皆罢市,垂帘饮博,谓之‘做节’。饷先则以馄饨,有‘冬至馄饨年博t《’之谚。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
41、冬至吉祥,可以问候早上好!
42、“冬至饺子夏至面”,过去人家过冬至,饮食习俗多为吃饺子。每逢冬至,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43、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44、吃冬至团(冬至丸)
45、冬至将到,祝福提前送到。愿:快乐如期而至、幸福无所不至、生活至善至美、财富蜂拥而至、如意纷至沓来、事业实至名归、好运时至运转……我的祝福从头至尾,至真至诚,只愿你感觉宾至如归,预祝冬至快乐!
46、杭州人冬至吃年糕,吃年糕从明末清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47、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48、冬至有霜年有雪
49、旧历冬至祭祖,我家老人安在,简化的祭祖仪式,是一大盘点喷喷、热腾腾的饺子。
50、冬节夜最长,难得到天光。
51、这是在湖南这边所流传的一句老话了,听农村的老一辈人说,这句话还是比较准确的。他的意思就是说,在冬至当天的早上,如果有霜,也就是说当天是大晴天,那么在第二年的时候雨水就会偏少,而且极有可能出现干旱的情况。其实在国内的不少地方都有这种说法,比如在广西一带有这样一句话:冬至无雨,来年夏之旱。意思也是说冬至当天没有下雨的话,第二年的夏至节气就会比较少雨。
52、天文学上把冬至作为冬季寒冷气候的开始,这对于我国多数地区来说,显然偏迟。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北移动,北半球白天开始逐渐变长,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所以,有俗话说,“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冬至之后,虽然太阳高度角渐渐高起来了,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旧大于接收的热量,呈现“入不敷出”的状况。到了“三九天”,积热最少,温度最低,天气也就越来越冷了。此时如果有冷空气的影响,天气就更为寒冷。待到过了这个“冷锋”之后,天气就会渐渐变暖。
53、接收冬的尽头,转发春的开头;遥望暖的盼头,思念你在心头;冬至大有来头,祝福送你手头;愿你生活有乐头,事业有奔头!
54、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55、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56、快乐如期而至,幸福无所不至!
57、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58、在南方,冬至盛行吃汤圆,民间也有“吃了汤圆大一岁”的说法。汤圆也称汤团,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所以冬至吃汤圆又叫“冬至团”。汤圆可以用来祭祖,也可用于互赠亲朋。
59、当然是是合自个口味的热乎粥了,还有豆花,尽量以暖畏为主的食物;天凉了保护畏肠才是硬道,以暖畏热食吉佳;至于吃什么东西也不能死搬硬套,更重要的是根据自个的爱好与口味来定夺,武断定义不可取;饮食无定律,死搬硬套行不通,也是因人而议!尽量吃暖畏之物,尽量少碰寒性之物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