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小儿垂钓这首古诗的意思

时间:2024-11-20 18:34

1、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

2、《小儿垂钓》是一首古诗,蓬头,就是头发乱乱的意思。

3、这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此诗逼真了描绘了一个小孩初学钓鱼的情景,刻画了一个天真烂漫、专注认真的村童形象,流露了诗人欢快的心情。

4、不敢回应路人生怕惊动了鱼儿。

5、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6、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7、侧坐莓苔草映身。

8、字词注释

9、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

10、路人借问遥招手的意思是:过路的人向他问路,他却远远地朝过路的人招手。路人:指过路的人借问:指问路遥招手:指从远处向人招手诗人为什么要遥招手:因为怕得鱼惊不应人。害怕路人问路时吓到河里的鱼儿,鱼儿不上钩,所以为才对路人遥招手,不回答路人的话

11、唐代:胡令能

12、蓬头:形容小孩可爱。

13、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14、表达了诗人对钓鱼小孩做事认真,专心致志的性格的敬佩之情。

15、路人借问遥招手的意思就是有人问路,垂钓的小孩子怕惊到要上钩的鱼儿,远远的摇手,不要过来呀!那时候学这首诗的时候还小,记得我们的老师逐字逐句的给我们讲解,大幅度的运用着肢体语言,让我们对古诗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祖国的文化瑰宝,一代代传承,感谢我们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

16、蓬头稚子学垂纶,

17、《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此诗写的非常好,也表现诗人的功底和创作理念。

18、一个初到此地,不认识路的过路人,看到一个垂钓的小孩,想向他打听路线,看到小孩认真的垂钓,就没有向前,只是远远的站着,招手打招呼,想让小孩告诉他,自己该走那条路,可惜小孩不理他,因为他怕惊动了自己正要上钩的鱼儿,这里也表达了孩童的可爱之处

19、传说诗人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

20、《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21、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

22、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

23、路人借问遥招手,

24、小儿垂钓这首诗的意思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子正在学垂钓,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衬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因为不敢大声应答,唯恐鱼儿被吓跑。原文如下:小儿垂钓作者:胡令能(唐)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5、全诗从形神两方面刻画了垂钓小儿栩栩如生的形象,言辞流畅,清新活泼,寥寥数语便绘出一幅童趣盎然的图画,颇具生活情趣。拓展资料:作者简介胡令能(785-826年),唐代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胡令能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

26、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

27、怕得鱼惊不应人。

28、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29、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由此亦可想见小儿不拘形迹专注于钓鱼的情景。“草映身”,不仅是在为小儿画像,在结构上,也为下句的“路人借问”埋下伏笔。因为路人之向他打问,就因为看得见他。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他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他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他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至于他在“招手”之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之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这首诗勾画小儿垂钓的神情动态活灵活现

30、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诗意是: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侧身坐在青苔上绿草映着他的身影,遇到有人问路他老远就招着小手,唯恐鱼儿被吓跑他不敢大声应答。此诗是以儿童为题材的诗作,贴近生活,读了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31、一个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

32、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垂钓》是唐代诗人胡令能所写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描写一个小孩子在水边聚精会神钓鱼的情景。诗人通过描写典型细节,极其传神地再现了儿童那种认真、天真的童心和童趣。

33、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34、《小儿垂钓》是唐诗人胡令能的一首诗,惟妙惟肖的描写了一个孩子钓鱼时的心态,甚是有趣。“路人借问遥招手”,远远有个赶路的人想打听一下路该怎么走,“怕的鱼惊不应人”小朋友缺担心发出声音吓跑水中的鱼儿,不敢说话了。真是幼稚顽皮,天真可爱。

35、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诗4首。

36、《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一个聪明、调皮的稚童学习垂钓,遇到有人问路的场景。“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一句的意思是遇到有人问路,稚童遥遥地给他招手,不敢大声作答,生怕吓跑了水中的鱼,鱼儿不咬钩了。

37、这两句话主要是对稚童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他担心鱼儿受惊游走,赶忙制止路人的高声问话,自己也打手势不敢出声,这说明了垂钓的孩童十分在意自己垂钓的成果,聪明、有头脑,十分机警。作为一个学垂钓的稚童,在路人问路时他甚至想到了自己的大声作答可能惊了鱼儿,让鱼儿游走,让自己的垂钓功亏一篑,这充分表现了稚童的聪慧和心计,又充满童真。这两句话描写的十分生动传神,让一个聪明、狡黠又认真的垂钓孩童的形象跃然纸上,充满意趣。这在唐诗中也是不多见的。

38、全文如下:

39、蓬头:形容小孩可爱小儿垂钓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译文: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40、【诗文解释】一个蓬头小孩学着大人钓鱼,侧身坐在莓苔上,身影掩映在野草丛中。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招了招手,害怕惊动了鱼不敢大声答话。

41、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连忙远远地摆了摆手,

42、第一、二句重在写形:垂钓,第三、四句重在传神:问路。第一、二句,“蓬头”写小孩的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

43、《小儿垂钓》

44、前两句叙述、描写,从外形着笔,是实写;后两句诗侧重神态来写。

45、意思是小孩蓬着头发在钓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