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古诗词中有哪些常见曲象187句精选

时间:2024-11-24 03:49

1、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

2、“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刘长卿《饯别王十一南游》),友人的身影如飞鸟从泪眼中消失,青山依旧伫立眼前,以其恒定提醒人的分离,倍添伤感和惆怅.唐代诗人钱起在考场上所作《省试湘灵鼓瑟》是以“青山”意象为结尾的最成功的范例.根据考官的要求,他在诗的前半部分描写湘水女神鼓瑟,音律之美为人世罕闻,而以下面四句收束全诗:“流水传潇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曲终之后湘灵杳无踪影,悲风拂过一川江水、几座青山,呈现给读者一幅极其省净的画面,画面中隐藏着一颗哀怨的灵魂,一双追索的眼睛.“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的开放式结尾一直为人们所欣赏.

3、“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昌龄《送柴侍御》)

4、“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5、A、一是把落花作为自然景物来描写,构成一种优美的意境.

6、“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唐��骆宾王《咏蝉》),这里“西陆”即“秋天”,“南冠”即“囚徒”,诗人以闻蝉起兴,借寒蝉自喻,渲染自己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之情.

7、蝉——以蝉喻品行高洁。

8、C、也有用杜鹃啼血来比喻忠贞的.

9、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宋・李清照《蝶恋花》)

10、“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杜牧《秋夕》),诗人借水的清冷,从侧面反映了封建时代妇女的悲惨命运.

11、B、传说杜鹃啼叫时嘴里会流出殷红的血,故杜鹃啼血常用以表现环境之凄凉.

12、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宋・柳永《雨霖铃t寒蝉凄切》)

13、“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苏轼《江城子》)

14、范仲淹在这两句诗中说自己愁绪满怀无法排遣,只好借酒浇愁,其实酒又何尝能真的浇愁,结果又反而化作了相思的眼泪。既抒写了思乡之情,又反映了浇愁之酒化作相思之泪的深重相思之苦。

15、借酒怡情助兴增乐,在古代许多诗人的心目中,人生的最大快乐,不是封侯拜相,不是拥有金山银海,不是得道成仙。而是有诗与酒的享受。因此,古代文人便在情兴欢畅时借酒来增情助兴。

16、中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意象,如“雁”“柳”“菊”“竹”“莲”等,它们在诗中往往具有象征意味。

17、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18、“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唐��王昌龄《出塞》)的悲壮雄浑.

19、“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人通过即目之景,在萧瑟悲凉的自然景物中寄寓离别感伤之情.

20、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1、D、青山的绵延不绝,给读者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和想象空间.诗人们很早就学会一项技巧,在诗的前半部分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而把“青山”意象安放在结尾.

22、意象是指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一般说来,在创作时诗人都会借助客观事物来抒情言志,化客观事物为意象。

23、“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从中可以看出国破家亡之恨,无可奈何之情.

24、“杜鹃啼血猿哀鸣”(白居易《琵琶行》)

25、“雁序”:飞雁的序列.杜甫有诗《天池》:“九秋惊雁序,万里狎鱼翁.”更有用“雁序”来喻兄弟的.

26、“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李商隐《蝉》),天将破晓,寒蝉巳声嘶力竭,而它所栖息的高树(喻指所期望的人)却仍然一片碧绿,似乎对寒蝉的哀鸣,全然无动于衷,诗人以蝉自况,喑喻为人作幕,寄人离下,空有不平之鸣,依然为薄官所羁绊.

27、范仲淹的“酒”

28、“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抒发了诗人因强烈的感到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烦忧和愁苦;

29、D、由于月亮的特点是普照天下,有圆有缺,月圆可喻亲朋相聚,事情结果圆满;月缺可喻亲朋分离,事情不如人意.

30、“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唐代李商隐《乐游原》)

31、在中国文学史的漫长发展过程中,巳形成了一些固定的或者说是约定俗成的意象群,了解这些意象群无疑对鉴赏古代诗歌、准确捕捉古人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譬如,情感类别:哀怨、激愤、向往、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等.要深入了解这情感,就要透过诗歌的语言外壳,发掘出作者在作品中的思想情感,寻撷到诗中的情感载体.如:杨柳——(代表)惜别、菊花——傲视、圆月——思念、落叶——失意、春风——得意、古迹——怀旧等等.而古诗中的情感载体——意象——解读这些意象群,就成了古诗词鉴赏的突破口.

32、“深院静,小庭空,断续寒砧断续风.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十国南唐��李煜《捣练子》)

33、C、同样,“青山”意象在诗歌中也经常被用于暗示浓烈的情感.

34、借酒抒发壮志的难酬,许多的文人大多抱持用世的热诚,然而现实却往往不能如他们所愿,因此真正有才华的文人,若不幸遭逢此困境,最常用的解忧办法就是借酒以排遣内心的悲怀。

35、“远送从此别,青山空复情.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杜甫《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36、“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

37、“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李清照的《醉花阴》)

38、鹧鸪鸟——鹧鸪鸣声听起来像“得不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39、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40、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宋・秦观《虞美人・碧桃无上栽和露》)

4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十国南唐��李煜《虞美人》),词人经历亡国之痛后,尝尽了人生的愁苦滋味,他用东去的“一江春水”抒写愁恨,让读者看到那愁思如春水汪洋恣肆,一腔幽愤尽泻如注,悲愤之情,溢于言表.

42、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

43、秦观的“酒”

44、东篱——表现悠然自得、超凡脱俗的生活情趣,高雅、疏淡、飘逸的情趣和洁身自好的品格。

45、关山——一般泛指关塞山川。“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46、“性本爱丘山”的陶渊明在弃官之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饮酒》),把自己完全交托给自然.被排挤出朝廷的李白说:“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山中问答》).

47、“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南朝乐府《西洲曲)

48、“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行”(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

49、————刘鹩虚《暮秋扬子江寄孟浩然》

50、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51、“湘江日暮声凄切,愁杀行人归去船”(吴融《简州归降贺京兆公》)

52、B、一是面对落花,唏嘘感叹:叹年华易逝,美丽不再.

53、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村月落正堪眠.

54、蝉常常成为诗人自比清高的载体,而秋蝉命折旦夕,一番秋雨之后,蝉儿便剩下几声若断若续的哀鸣了.因此,寒蝉又成为悲凉的同义词.

55、B、又由于燕子有眷恋旧巢的习性,故又成为古典诗词表现时事变迁、抒发人事代谢的寄托.

56、解愁忘忧——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57、柳永的“酒”

58、————司空曙《江村即事》

59、“酒”是我国古代诗人特别喜爱、钟情的一个传统的审美意象,我国古代的“酒诗”以其特有的风貌影响着后世的诗词创作。尤其到了唐宋时期,不少诗人借鉴、扬弃了前人的诗酒流韵。又赋予“酒”意象丰富的审美内涵,从而大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酒诗词”的骨力和风韵,使之在我国古代诗坛上流溢出醉人的馨香,倍受历代读者的喜爱。

60、孤舟兼微月,独夜仍越乡.

61、“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南宋��文天祥《金陵驿》)

62、晋人陆云在《寒蝉赋��序》中称赞蝉有五种美德:头上有蕤,这是文采;只饮露水,这是清高;不食五谷,这是廉洁;不住窠巢,这是俭朴;应气候守季节,这是信用.

63、岑参的“酒”

64、“花落春常在”清道光年间考生俞樾在礼部复试,以此句为诗开头,寓意希望在人间.

65、陶渊明的“酒”

66、B、唐人的咏梅诗,大多写闺怨,传友情,托身世.至宋以后,借梅传友情抒闺怨之意渐歇,而写其意象之美,赞其品格吟风日盛.前者的代表是林和靖的《山园小梅》,后者的代表是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陆游一生爱梅、咏梅、以梅自喻.他赞美梅是“花中气节最高坚”的,俨然梅的知音、梅的化身:“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陆游《梅花绝句》)以后的咏梅诗,都只是宋人流风余韵的发扬.

67、A、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68、还有“雁阵”:雁飞行时排成的队形.汉代焦延寿的《易林��二复之丰》:“九雁列阵,雌独不群.”这些诗文都是强调大雁和雁群的关系.所谓“断鸿”,是失群孤雁.柳永的《乐章集��夜半乐词》有:“凝泪眼,杳杳神京路,断鸿声远长久.”张久龄云:“孤鸿海上来.”

69、“晓吹员管随落花,夜捣戎衣向明月.”(李白《捣衣》)

70、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71、柳——以折柳表惜别。》

72、A、燕子因结伴飞行而成为爱情的象征.

7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4、B、又因水的剪切不断、永不停歇与愁绪的无始无终、无止无休正好吻合,故诗人又常以水喻愁.

75、古人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山的静穆,山的宏远,对中国人有着永远的吸引力.

76、暝色况复久,秋声亦何长.

77、月亮望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

78、又名杜宇、子规、蜀鸟.传说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

79、借酒抒发愁情思绪、离情别绪,与亲友恋人道离别,心中满是无尽的不舍,只好借酒以抒离情;思乡之情抑郁胸中,唯有借酒稍稍压抑;报国无门,壮志难酬,也只有借酒加以排遣。

80、“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这是《红楼梦》中林黛玉的葬花词.花落巳葬,己去谁葬,暗含自己的命运还不如落花,道尽了心中的绵绵的悲苦.

81、A、青山意象在诗歌中频繁出现,它是诗人们借以栖息身心的家园.作为故乡的象征,雄浑沉稳的青山让游子感到无比亲切.

82、“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东风唱鹧鸪”(郑谷《席上贻歌者》),它借所谓“江南客”之不忍唱鹧鸪曲,表达诗人不愿继续游子行的思乡之情.

83、A、古诗中的月亮往往是思乡的代名词,是相思之情的载体.

84、这是一首托物寓怀、自伤身世的小词。写的是一位美人站在花前,为春将去而暗自伤心:她怜惜花的寂寞无人赏。便想为花沉醉痛饮,一醉方休,以排遣心中的无奈。

85、林山相晚暮,天海空青苍.

86、菊花——坚贞高洁的品质。

87、“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泊船瓜州》)

88、A、因它的叫声被老百姓摹拟为“不如归去”,其声凄惨,因而古诗词中的杜鹃常常是凄凉、哀伤的象征,诗人常常用以表达思亲之情、归家之念.

89、C、还有一种是以落花寓意昂扬向上的精神.

90、所谓意象,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就古典诗词而言,诗人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而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以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对之进行多维解读,是鉴赏诗歌的钥匙之一,本文拟就古典诗词中一些常见的意象进行解读,供广大朋友参考.

91、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宋・范仲淹《苏幕遮・碧云天》)

92、“恨君不是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宋��吕本中《采桑子》)即借月亮的这两个特点来喻人事.

93、“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一剪梅》)抒发了浓浓的郁闷之情,幽幽的相思之苦.

94、木叶纷纷下,东南日烟霜.

95、“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在《雨霖铃)。

96、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晋・陶渊明《移居》(其二))陶渊明的这首诗写的是农务之余和朋友诗酒流连之乐。大意是说春秋时节时光美好,饮酒登高赋诗别有一番情趣,展现了文人墨客的风雅。

97、莲——因为莲出淤泥而不染,诗人借莲喻不同流合污的节操。

98、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

99、这种思想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他说:“巧者劳而知者忧,无能者无所求.饱食而遨游,泛若不系之舟,虚而遨游者也”.他的思想虽然消极,但是对中国文人来说,“泛若不系之舟”,却成为颇具吸引力的人生理想.

100、下面这两首诗中的“船”意象更多地融入了诗人的漂泊之感:

101、杜甫的《秋兴》,就是以白帝城的砧声寄寓自己客居漂泊中对故乡的思念:

102、这两首的主题与意象群极为相似:两位诗人都漂泊异乡,栖身客舟之中,暮色四合,夜风吹动岸上的树叶,发出凄清的声响.在作客他乡、旅途孤寂之时,两位诗人不约而同地想到昔日朋友,写诗以寄情.作为诗的中心意象,前者是“月照一孤舟”,后者是“孤舟兼微月”,都强调“月”与“舟”的组合.而最为直接地以船为喻、表现自身漂泊之感的诗歌,恐怕当属李商隐的《木兰花》:

103、B、明月还常常蕴涵边人的悲愁.

104、这首词写离愁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酒醒何处?”表明作者离情之深、之浓、之重;“柳”与“留”谐音,表达了作者想留又难留的矛盾心情:“晓风残月”更是他漂泊江湖的写照!“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这首《雨霖铃》写离愁别绪,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酒醒何处?”表明作者离情之深、之浓、之重,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105、“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刘禹锡《乌衣巷》),既暗示了乌衣巷往昔的繁华,又袒露了诗人面对今昔变化的无限感慨.

106、“不辞捣衣倦,一寄塞垣深.”(杜甫《捣衣》)

107、“秋风发微凉,寒蝉鸣我侧.”(曹植《赠白马王彪》.

108、长亭——陆上送别之所。

109、B、月下捣衣,风送砧声这种境界,不仅思妇伤情,也最易触动游子的情怀,因此捣衣意象也是思乡主题的传统意象之一.

110、词牌,就是词的格式的名称。

111、A、因水具有柔和清冷的特点,故常用水比喻月色之类虽具体可感却难以把握

112、“飞鸿影里,捣衣砧外,总是玉关情.”(宋��晏几道《少年游》)

11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苏轼《水调歌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114、“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作尘.”(王安石《北陂杏花》)暗寓诗人宁可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粉身碎骨,也不愿委曲求全同流合污.

115、远行之人看着他乡青山,遥想故园风景,远志之人独归青山,求得一片从容,十分自在.

116、C、有时明月还蕴涵时空的永恒.

117、“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唐��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悲亢幽怨.

118、“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柳永《雨霖铃》)

11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

120、李白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一座高峰,世称“诗仙”,又由于饮酒成性,又称“酒仙”。李白仕途坎坷,官场失意,现实中,他常常借酒消愁,因此,他的许多作品中都有酒气冲天,怒发冲冠的形象,如《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顺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题中一个“独”字,道出了李白的孤寂,引出的便是他饮酒的情节,酒便是诗的一个线索,酒因、酒前、酒时、酒后,一个个片断似被“酒”字串成了串珠。《把酒问月》也是诗人孤苦失意处境的写照,诗中写道:“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在现实中李白感受到的多是冷遇,极度失望、孤独的情绪在诗中可见一斑。

121、————孟浩然《宿桐庐江寄广陵旧游》

122、(1)雁 乡思(信使) 柳 别情(送别) 菊 淡泊(清高)

123、意境是诗人借助于多种艺术手法而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它通常指整首诗、几句诗或一句诗所造成的境界。意象只是构成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单位,意境是由一个个意象及其交互作用而形成的。意境是意象的灵魂,所有意向构成意境。

124、“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25、A、中国古典诗歌中用以表现“漂泊”之感的意象很多,如浮萍、飞蓬、孤雁等,“船”则是表现这种情感的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126、“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王令《送春》)

127、“春城无处不飞花”(韩翃《寒食》),给人的感觉是春风和煦,阳光明媚,各种颜色的花儿在风中轻扬曼舞,美妙极了.

128、“英雄一去豪华尽,惟有青山似洛中.”(许浑《金陵怀古》),这种虚无之感在古典诗歌中得到反复表现,《三国演义》开篇一首《临江仙》词,即因浓缩了这种感慨而被誉为“千古第一调”.青山的宽广胸怀为人们提供居住地,让人留恋,令人向往.无论诗人是在青山的永恒中发现人生短暂而为之恐惧,还是因之而超脱,他们的身心都渴望归依青山.

129、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130、的事物.

131、“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唐��戴叔伦《题稚川山水》)

132、“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南宋��文天祥《金色陵驿》)

133、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

134、“捣衣”和“砧声”

135、“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136、鸿雁——表示盼望、惦念外出之人的音讯,传达思念之情,也表达的游子漂泊思乡之情;常用“孤雁”“孤鸿”“断鸿”来喻人,表达或孤独、或孤高、或受尽迫害等情感。

137、梧桐——凄凉悲伤的象征。

138、“砧清秋巷迥,灯白夜堂凉.此意无人会,重城醉梦乡.”(林景熙《夜意》)

139、————韦应物《滁州西涧》

140、“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李白《把酒问月》),把时间对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时间面前的无奈表现得淋漓尽致.

141、“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宋��林逋《长相思》)

142、“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望飞鸿”(南朝乐府民歌《西洲曲》)

143、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

144、(2)鸿雁:鸿雁是大型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予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隋人薛道衡《人日思归》:“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早在花开之前,就起了归家的念头;但等到雁已北归,人还没有归家。诗人在北朝做官时,出使南朝陈国,写下这思归的诗句,含蓄而又婉转。鸿雁作为传送书信的使者在诗歌中的运用也很普遍。如“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未怀李白》)。

145、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146、A、寒梅,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被诗化、典型化.这枝寒梅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所以,王维独问“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与“今夜曲中闻折柳”一样,“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高适),战土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有思乡的情调.

147、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简单地说,意象就是寓"意"之"象",就是用来寄托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在比较文学中,意象的名词解释是:所谓"意象"简单说来,可以说就是主观的"意"和客观的"象"的结合,也就是融入诗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赋有某种特殊含义和文学意味的具体形象。简单地说就是借物抒情

148、“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149、A、关心家人冷暖,为全家人缝制衣服,是古代妇女的主要职责之一.在进行捣衣这种机械重复的劳作之时,她们有足够的时间用于思念远离家乡的亲人.单调悠长的砧声有助于摒除外虑,心志专一,对思念之情起到凝聚与强化的作用.正因为这些原因,捣衣的动作和与之相关的清砧的声响,成为古典诗歌中“思妇”主题下最为常见的意象之一:

150、“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竭.”(宋��柳永《雨霖铃》),还未直接描写别离,“凄凄惨惨戚戚”之感巳充塞读者心中,酿造了一种足以触动离愁别绪的气氛.

151、借酒抒发对人生、对现实的无奈,古代文人面对岁月流逝、青春老去产生了无奈,但即使无力挽救,却也抱着豁达的态度去面对,这样的胸怀。借着酒升华到了极致。

152、“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屈原《离骚》)

153、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规律,但在我国古诗词中却赋予了它们以情感和生命.归纳起来,“落花”意象有这样几层意思.

154、“蜀鸟吴花残照里,忍见荒村颓壁”(南宋��文天祥《念奴娇》)

15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伴随着风雨之声,落花片片,满地缤纷,可以想见春天的美好和童子的天真烂漫之趣.

156、下面两首以“船”意象表达自由感受的诗,是历来为人所传诵的:

157、古诗词中的意象五彩缤纷,五光十色,“酒”的意象最为独特

158、相传鸿雁能够传书.李煜在《清平乐》中说:“雁来音信无凭”,春天大雁从南方飞归北方,主人公眼见南方的大雁飞来,心头顿时生出一线希望,兴许大雁会带来故国江南的音信.可等待半天,大雁飞过,音信全无,留下的只是更深的失望.

159、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

160、“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61、李清照的“酒”

162、这是一首感时伤世之作,作者写这首诗时年事已高,且南宋政局已处于风雨飘摇之中。故而她在这两句词里说:春花和我同样的命运,你还笑我作甚!奠如趁人还在花还未尽时插在头上,共享一下暂时之乐。这样理解。已是令人伤心了,但词还有更进一层的意思:人是暮春之人,花是暮春之花,国是暮春之国。人快死了,花快凋了,国快亡了,这怎不叫无可奈何!

163、“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宋��晏几道《临江仙》),词人以“燕双飞”这乐景反衬“人独立”这一哀情,即看到燕子成双飞翔,想到自己孑然一身,心爱之人不在身边,孤独想思之苦油然而生.

16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165、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166、梅花——傲霜斗雪,不怕打击挫折,纯净洁白,岁寒三友之一。

167、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辞倒。(唐・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诗句写作者在凉州与老朋友夜宴的情景。大意是说宴会中不时地爆发出大笑声,这样的宴会。这样的大笑,一生中也难得有几回,老朋友们相聚在一起,应该斗滔尽欢,一醉方休。诗句抒写了友人相聚开怀畅饮的喜悦情状,表达了作者豪迈乐观、昂扬向上的精神。

168、“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169、B、与“漂泊”之感相对,中国古典诗歌中“船”意象的另一典型内涵是“自由”.

170、在中国古代,酒经常参与艺术境界的酝酿。刺激作家的创作灵感。面对难以抑制的兴奋或无法排遣的苦愁,诗人们都爱以酒解之。

171、古往今来咏花的诗词歌赋,以梅为题者最多,或咏其风韵独胜,或咏其神形俱清,或赞其标格高雅,或颂其节操凝重.《荆州记》载,南朝梁时诗人陆凯有这样一首诗:“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江南何所有,聊赠一枝梅.”

172、B、另一方面,人事往来成代谢,青山却容颜不改,万古长存.它不仅是一种空间意象,同时更暗含时间的因素,它代表一种压力,启示诗人对生命与历史进行反思;它提供一个坐标,让诗人得以定位自己在历史中的形象.

173、C、古典诗歌表现了捣衣与砧声意象,也塑造了这种意象.它不仅感染、感动着置身情境之中的思妇与游子,即使平常诗人,也往往喜欢把这种声音作为自己诗歌的背景音乐,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

174、黄昏、夕照(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感伤的心情意绪、人生迟暮的生命悲叹、伤古吊昔的悲凉意蕴。

175、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大雁的形象往往延伸出“雁阵”、“雁序”、“雁行”这些相应的形象来.强调的群体、共同飞翔的意义.

176、B、鹧鸪的叫声还可用来婉转劝人不要远行,以此表达思念之情.

177、我国古代的不少诗人都精心于诗歌“酒”意象的创造,使其诗具有高度的思想与艺术价值。同时也通过立意选象,其高峻的人格和洒落的胸怀也得以完美的彰显。“酒”意象在古代诗词中地位举足轻重,它展示了我国古代文人生活的全部底蕴以及对生命的理解。

178、杨柳:以折柳表惜别。“柳”,“留”的谐音,折柳有相留之意。故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因此“柳”带有伤离别的意味,故柳永在《雨霖铃》中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来表达别离的伤感之情。

179、古人常说“舟马劳顿”“水陆兼程”,可见“船”在古代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一叶扁舟,天水茫茫,越发比照出人的渺小;人在旅途,所见多异乡购物,更易触发无限的思绪.写于船上的诗,或写到船的诗,俨然成为一个颇为壮观的部落.

180、羌笛——象征凄切悲凉之意境。

181、“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唐��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182、“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183、李白的“酒”

184、“雁行”:谓相次而行,如群雁飞行之有序列.《诗经��郑风��大叔于田》中有“两服上襄,两骖雁行”的诗句.

185、“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王昌龄《长信秋词》)

186、自然是人类永远的认识对象和审美对象.自然的形式丰富多彩,人类对美的撷取也无穷无尽.山川草木“莫不有性情”.情感与这些形式的遇合,故有意象产生.我国历史上优秀诗词数不胜数,本文我只想撷取其中的一朵奇葩——含有“落花”意象的诗词,来略谈一二.

187、词的格式和律诗不同,律诗只有四种格式,而词则总共有两千多种格式(按钦定词谱)。词的这些格式称为词谱。关于词牌的来源,大概有下面三种情况:(1)本来是乐曲的名称。如《菩萨蛮》、《西江月》、《风入松》、《蝶恋花》等。这些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来自于宫廷或官方。(2)摘取一首词中的几个字作为词牌。例如《忆秦娥》,因为依照这个格式写出的最早一首词的开头两句是“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所以词牌叫《忆秦娥》,又叫《秦楼月》。《忆江南》本名《望江南》,因为白居易的一首咏“江南好”的词,最后一句是“能不忆江南”,所以又叫《忆江南》。《念奴娇》又叫《大江东去》,这由于苏轼一首《念奴娇》的第一句是“大江东去”;又叫《酹江月》,因为苏轼这首词的最后三个字是“酹江月”。(3)本来就是词的题目。《浪淘沙》咏的是浪淘沙,《更漏子》咏夜,《抛球乐》咏抛球,等等。这是最普遍的。凡是词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说,词牌同时是词题,不另有题目了。但是,绝大多数的词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词牌之外还有词题。一般在词牌下面或后面注明词题。这种情况下,词题和词牌没有任何联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忆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这样,词牌只不过是词谱的代号罢了。念奴娇的来历:念奴,唐天宝年间著名歌妓,曲名本此。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据元稹《连昌宫词》自注:“念奴,天宝中名倡,善歌。每岁楼下酺宴,累日之后,万众喧隘,严安之、韦黄裳辈辟易不能禁,众乐为之罢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楼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听否?’未尝不悄然奉诏。”王灼《碧鸡漫志》卷五又引《开元天宝遗事》:“念奴每执板当席,声出朝霞之上。”传说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时,念奴常暗中随行,因之取念奴为词牌名。娇,我想是个形容词吧。《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是词牌,“赤壁怀古”是词的标题,揭示该词是一首抒怀词,地点是“赤壁”。词必须有词牌,但不一定有标题。1:暗香词牌名。从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绍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访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个月,石湖拿出诗笺,向作者索要词章新作,作者填写了两首词。石湖吟赏不已,命两个歌妓演唱,音调节律和婉,作者就将这首词名为《暗香》。2:卜算子又名《百尺楼》、《眉峰碧》、《楚天遥》等。相传是借用唐代诗人骆宾王的绰号。骆宾王写诗好用数字取名,人称“卜算子”。3:采桑子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单行,取为词。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词中又创慢词,《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无此词牌,始于晏殊。4:钗头凤原名《撷芳词》,相传取自北宋政和间宫苑撷芳园之名。后因陆游有“可怜孤似钗头凤”词句,故名。5:长相思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又名《长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乐府中有“上言长相思,下言夕别离”一句,故名。6:丑奴儿词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称《采桑子》,又名丑奴儿令、罗敷媚。7:捣练子词牌名。以捣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词调。8:定风波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词中有“问儒士,谁人敢去定风流”一语。此调取名原来有平定叛乱的意思。又名《定风流》、《定风波令》等。9;芳心苦原名《踏莎行》,因词中有“红衣脱尽芳心苦”,故名。10:风入松唐僧人皎然有《风入松》歌,后取用为词调。11:花犯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犯”:意为“犯调”,是将不同的空调声律合成一曲,使音乐更为丰富。12:浣溪沙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减字浣溪沙词牌名。减字,唐宋曲子词术语,一般填词应按谱填,但词人在声腔字数上有伸缩自由,以求旧曲出新声。这首词实际没有减字,末字“些”是语气助词,是取用楚地方言。13:浪淘沙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过龙门》、《卖花声》。此词最早创于唐代刘禹锡和白居易。14:酹江月即念奴娇,取苏轼《念奴娇》中“一樽还酹江月”。临江仙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原曲常用于咏水仙。15:六丑周邦彦自创。后人觉《六丑》不雅,易名为《个侬》。传说当年名妓李师师为宋徽宗唱了这支曲子,徽宗觉得这首曲词圆婉好听,就问。“是谁写的?”李师师说:“这曲子叫《六丑》,周邦彦写的新调。”徽宗召见周邦彦时问:“为何取名《六丑》?”周邦彦答道:“因为它冲犯了六个宫调,那都是最好听的章调,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阳氏有子六人,富才华而貌,故以此取为曲调的名字。”16:六州歌头词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时入词牌。六州指伊、凉、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统称《六州》。歌头即引歌。17:绿罗裙原名《生查子》,因有“记得绿罗裙”一句,取名之。18:卖花声词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过龙门》。此曲最早创自唐代刘禹锡。初为小令,形式与七言绝句相同。其内容专咏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调发展为长短句,内容也更广泛。19:满庭芳词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满庭芳草积”的诗句而得。又名《满庭霜》、《江南好》、《满庭花》。20:木兰花又作《玉楼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词人所填《木兰花》,句式参差不一。宋人定为七言八句。21:念奴娇念奴是唐朝天宝年间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绝妙,后人用其名为词调。22:破阵子原是唐朝开国时创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阵乐》中一曲,后改用为词牌。23:菩萨蛮原为唐教坊曲。唐代苏鹗《杜阳杂编》载:“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缨络被体,号菩萨蛮队。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词。”24:青玉案词牌名。取于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锈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25:清平乐原为唐教坊曲名,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而命名。又名《清平乐令》、《醉东风》、《忆萝月》。一说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伪托。26:鹊桥仙词牌名。因欧阳修有词“鹊迎桥路接天津”一句,取为词名。又有一说,此调因咏牛郎织女鹊桥相会而得名。27:如梦令相传后唐庄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一句而得名。28:阮郎归词牌名。出自东汉刘晨、阮肇天台山采药遇仙女的典故。29:瑞鹤仙词牌名。宋周邦彦始创,格体参差。30:少年游唐无此词调,宋人晏殊作《珠玉词》中有“长似少年时”句,取之为名。又名《小阑干》、《玉腊梅枝》。31:霜天晓角词牌名。又名《月当窗》、《踏月》。此词调首见于《全芳备祖前集》,宋代词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为词牌名。32:水调歌头又名《元会曲》、《凯歌》、《台城游》。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是中序的第一章。33:水龙吟又名《龙吟曲》。取李白“笛奏龙吟水”一诗句而名之。34: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龟兹国,“苏幕遮”意“西戎胡语”。35:望江南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此调本名为《谢秋娘》,是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所作。后进入教坊。惜分飞又名《惜双双》、《惜芳菲》。《词谱》中以毛滂为正曲。故此词牌可能是毛滂自创。37:惜奴娇《高丽史乐志》载:宋赐大晟乐内有《惜奴娇曲破》,故此词牌名应是出自大曲。38:行路难词牌名。本是古乐府杂曲歌名,内容多写世途艰难,英雄末路。后用为词调。又名《梅花引》、《小梅花》。39:一剪梅出自宋代词人周邦彦词中的“一剪梅花万样娇”一句。又名《玉簟秋》、《腊梅香》。40:渔家傲唐、五代词中不见此词牌,取自北宋词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渔家傲”一句。又名《吴门柳》、《忍辱仙人》、《荆溪咏》和《游仙咏》等。41:虞美人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据说取名于项羽宠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壶冰》。42:雨霖铃一作《雨淋铃》,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词牌。相传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逃入蜀地,进斜谷,霖雨连下十数天,在栈道中闻见铃声,思念起杨贵妃,便制曲一阙,名为《雨霖铃》。43:昭君怨词牌名。乐府诗集》载王昭君出塞故事,说此调最早为昭君所创。调见苏轼的《东坡词》。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无情》。44:鹧鸪天唐、五代词中无此词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词家晏殊以《鹧鸪天》填词最多。在北宋词牌中《鹧鸪天》的别名最多,有《千叶莲》、《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鹧鸪引》、《骊歌一叠》等等。45:醉落魄词牌名。又名《一斛珠》。据曹邺小说《梅妃传》载,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赐江妃。江妃不受,写下“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诗句。玄宗阅后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