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将进酒古诗赏析【52句精选】

时间:2024-11-25 16:27

1、黄河源远流长,落差极大,如从天而降,一泻千里,东走大海。景象之壮阔,并不是肉眼可见,所以此情此景是李白幻想的,“自道所得”,言语中带有夸张。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一涨一消,形成舒卷往复的咏叹味,是短促的单句(如“黄河落天走东海”)所没有的。

2、诗篇开头是两组排比长句,如挟天风海雨向读者迎面扑来,气势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此时在颍阳山,距离黄河不远,登高纵目,所以借黄河来起兴。

3、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4、年轻时的满头青丝如今已是雪白一片。(喻意青春短暂)

5、(所以)人生得意之时就应当纵情欢乐,不要让这金杯无酒空对明月。

6、《将进酒》

7、再到“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行路难·其二》),古时冯谖在孟尝君门下作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希望“平交王侯”的,而在长安,权贵们并不把他当一回事,李白借冯谖的典故比喻自己的处境。这时又似乎并没有得意,有的是失望与愤慨。

8、李白的《将进酒》就是其疏狂性情淋漓尽致的发抒,其中既有自伤年暮的伤感,又有“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佯狂,更有追求人生极乐、忘却忧愁的洒脱。结合李白生平遭遇来看,《将进酒》实际上是李白的佯狂、假乐,在极乐欢宴、斗酒买醉的背后,是李白“逝者如斯”的暮年自伤,是李白怀才不遇、仕途不顺、抱负未酬的失意人生之嗟,偏偏李白清高自视,故作高调,古装欢颜极乐人生,实则借酒消愁,佯狂吐之。

9、《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

10、每个人的出生都一定有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11、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12、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13、我们烹羊宰牛姑且作乐,

14、“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陈王即曹植,李白遥想曹植昔日的乐宴情景,尽情饮酒,尽情欢乐。李白写陈王,表面落在“欢”字上,实则暗示陈王的哀怨,引渡为自己的哀怨。

15、《将进酒》中运用比兴手法的句子是: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东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16、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17、“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这是对当时饮宴场景的描述,醉生梦死,欢乐至极。

18、李白的这种敏感于时间的悲慨,其实,他之前的文人早已有之,但皆不及其力量与气度。“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两句着眼于天上人间的巨大落差,以黄河之水的奔流不返比喻时间的疾驰而去、不可逆转。写得真是有若雷霆乍惊,亦如雪山骤崩,令人猝不及防。“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这两句将人生两端的镜头直接剪辑在一起,中间省略了时间渐变的缓慢过程,将一条“线段”压缩成紧挨着的两个“端点”——青春与暮年——就是为了获取触目惊心的艺术效果。

19、岑夫子和丹丘生啊!

20、一代“诗仙”李白似乎有点魏晋风流的味道,至少在审美取向上如此。晋朝人物谢安、谢灵运为李白一生倾慕,所以李白身上的魏晋余韵也就不难理解了。

21、(今天)一次性痛快地饮三百杯也不为多!

22、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2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造景也,一来一去,逝者磅礴,不可阻挡。“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一朝一暮间,青丝白发,白马过驹,人生恍然而逝,和上句构成排比,很有气势。这四句连起来宛如“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这是李白的年暮自伤之词。

24、你难道看不见那黄河之水从天上奔腾而来,

25、快喝酒吧!不要停下来。

26、五六两句便是一个逆转,由“悲”而翻作“欢“”乐”。从此直到“杯莫停”,诗情渐趋狂放。“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梁园吟》),行乐不可无酒,这就入题。但句中没有直写杯中之物,而用“金樽”、“对月”的形象语言来突出隐喻,更将饮酒诗意化了;未直写应该痛饮狂欢,而以“莫使”、“空”的双重否定句式代替直陈,语气更为强调。

27、“愁”一为时光流逝之愁,转眼青丝为白发;二为有志难伸的愤懑。

28、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29、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30、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31、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32、五花马,千金裘,

33、“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透露一种及时行乐的思想。“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这是李白的一种自我肯定,自持有才而粪土钱财的豪情油然而生。表面看去,这四句似乎得意之极、抱负必会实现、财帛散尽顷刻来的感觉,然而,联系实际,这其实是李白失意、抱负不展行路难的故作得意的妄语,一种做作的洒脱。

3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35、“人生得意须尽欢”,这似乎是宣扬及时行乐的思想,然而只不过是现象而已。诗人此时郁郁不得志。“凤凰初下紫泥诏,谒帝称觞登御筵”(《玉壶吟》),奉诏进京、皇帝赐宴的时候似乎得意过,然而那不过是一场幻影。

36、紧接着,“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恰似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悲叹人生短促;而不直接说出自己感伤生命短暂而人一下就会变老,却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显现出一种对镜自照手抚两鬓、却无可奈何的情态。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37、“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在欢乐之宴,不愿意醒来,因为清醒的时候,这些愁绪又全都袭来。古代圣贤都是寂寞的,还不如饮者,可以欢快畅饮,享受生命的乐趣。对人生意义的拷问里,李白似乎有点坠入及时行乐的思想里。

38、诗篇甫一发端便石破天惊,气势非凡。诗人用两个“君不见”领起的诗句,借助强大的视觉冲击,将“人生苦短”的母题无限放大,从而进行审美观照。

39、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40、万古愁说的是自古以来,有数不清的才华横溢的人不得重用,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这是各朝各代都有得事情,是千古愁情,这也点明了李白自比古人,认为自己也和古人一样才华横溢,却报过无门的感慨。

41、比兴、夸饰的诗句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而至,让读者深味这巨大无比的悲哀,且能感动激发,引人沉思共鸣。李白的这种迟暮之悲是与其强烈的功业意识相关联的,这里有“老冉冉其将至兮,恐修名之不立”(屈原《离骚》)的惶恐惊悸。

42、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43、《将进酒》是李白乐府《鼓吹.曲辞.汉铙歌》旧题,内容多写饮酒放歌。这是诗人李白在呼朋换友的热闹里驱散了个体直面光阴的孤独,在友人的欣赏和酒的迷狂中越发张扬,就好比现代人吃酒后一吐为快,把心中的郁闷全部宣泄出来那样。随着酒力的增加,意气最终超越了悲愁。

44、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45、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46、波涛翻滚直奔东海,再也没有回来。

47、你没见那年迈的父母,对着明镜感叹自己的白发。

48、黄金千两(就算)一挥而尽,它也还是能够再得来。

49、“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到了最后,李白终于点名了题意,点名了真正的情绪,那就是“万古愁”。把美酒全拿出来,我们一醉方休,只有在醉中,才能暂时消除这万古愁。

50、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51、魏晋风流是出世的,李白是入世的;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出世反而是守志保身的明哲之举,李白所处的盛唐,出世才是现实人生抱负的途径。因此,虽然李白的入世和魏晋风流的出世背道而驰、格格不入,其实是因世道不同,守志践愿的方式不同而已。无论魏晋风流,还是李白,皆为疏狂之性情,其秉执的本质都是老庄哲学。

52、先说黄河水西流之后不再东回,再说人老了就不再年轻。此为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以水比喻人,此为比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