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就这样丐妇(以下称为王氏)在钱翁家住了一个多月,身上的疮痂自然脱落,她的病全好了,病愈后的王氏看起来端庄秀丽。
2、夜半。《春秋·庄公七年》:“夏四月辛卯,夜,恒星不见,夜中,星陨如雨。”《国语·吴语》:“吴王昏,乃戒令秣马食士,夜中,乃令服兵擐甲,系马舌,出火灶。”韦昭注:“夜中,夜半也。”三国阮籍《咏怀》:“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清风吹我衿。”晋陶渊明《杂诗》:“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唐姚合《赠王尊师》:“海岸夜中常见日,仙宫深处却无山。”唐刘商《琴曲歌辞·胡笳十八拍》:“夜中归梦来又去,朦胧岂解传消息。”
3、这一天王氏对钱翁说:“我之前身患恶疾,又冷又饿,之所以没有横尸街头,都是倚仗您的大恩大德所救。现在我的病虽然痊愈,可是我家中的丈夫已去世,也没有其他亲人可以投靠。我不想再出去乞讨要饭,我想在您家做一个仆人丫环。我不要工钱,只要每天让我吃饱饭就可以,您同意吗?”钱翁考虑了一下,答应了王氏的请求。
4、半夜。南朝刘孝绰《答湘东王书》:“但瞻言汉广,邈若天涯,区区一念,分宵九逝。”《旧唐书·高宗纪上》:“言念幽圄,载恻分宵。”唐皇甫冉《宿淮阴南楼酬常伯能》:“伫立分宵绝来客,烦君步屐忽相求。”唐马戴《赠祠部令狐郎中》:“官初执宪称雄才,省转为郎雅望催。待制松阴移玉殿,分宵露气静天台。”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谒先师》:“乙夜观书,分宵不寐。”
5、夜半。《魏书·崔楷传》:“亮由君之勤恤,臣用劬劳,日昃忘餐,宵分废寝。”唐作李涉《长安闷作》:“宵分独坐到天明,又策羸骖信脚行。”唐李群玉《中秋越台看月》:“宵分凭槛望,应合见蓬莱。”唐张九龄《西江夜行》:“犹有汀洲鹤,宵分乍一鸣。”清陈裴之《香畹楼忆语》:“年来侍我,学制寒衣缝纫熨贴,宵分不倦。”
6、半夜。南朝钟嵘《诗品·总论》:“至使膏腴子弟,耻文不逮,终朝点缀,分夜呻吟。”《北史·柳彧传》:“一日之内,酬答百司,至乃日旰忘食,分夜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宋黄庭坚《春雪呈张仲谋》:“剩与月明分夜砌,即成春溜滴晴檐。”宋黎献《挽赵秋晓》:“灯曾分夜读,歌忍相晨舂。”
7、钱翁听了惊讶地问王氏:“你之前都沦为乞丐了,为何有这么多银子?你实话告诉我。”王氏听了潸然泪下,缓缓说出了真相。
8、从这一天起,王氏每天早早起床干活,洗衣服做饭,一直忙到很晚才睡觉。钱翁家的柴米油盐都由王氏负责,王氏勤勤恳恳,力求节约,从不私吞钱翁家一文钱。钱翁和家人都很信任王氏。
9、到了之后,他们挖开地面,果然发现了埋藏的上万两银子。三人连搬带运,满载而归,钱翁由此一夜暴富。
10、半夜。《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得出,即驰去,更封传,变名姓以出关。夜半至函谷关。”南朝鲍照《拟行路难》:“人生不得长称意,惆怅徙倚至夜半。”唐张继《枫桥夜泊》:“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唐白居易《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宋辛弃疾《浪淘沙》:“歌舞匆匆,老僧夜半误鸣钟。”
11、夜半。三国曹植《上责躬诗表》:“昼分而食,夜分而寝。”唐李白《赠何七判官昌浩》:“有时忽惆怅,匡坐至夜分。”唐李端《乌栖曲》:“东房少妇婿从军,每听乌啼知夜分。”宋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昼而访问至于日昃,夕而省览至于夜分。”宋白玉蟾《对月》:“鸿归燕去伤秋老,鹤唳猿啼觉夜分。”清和邦额《夜谭随录·某太守》:“太守独坐斋中,夜分有叩门环声。”
12、对于儿子儿媳的这个建议,王氏含羞答应,钱翁一开始则是拒绝的。钱翁的亲朋好友听说此事之后,都过来劝说钱翁娶了王氏,以后的日子也好有个伴。钱翁见盛情难却,就将王氏纳为了继妻。
13、其中完全属于夜晚的有四十刻,每十刻一段,连同首尾共五个节点,称为五更。把晚上戌初一刻作为一更,亥初二刻作为二更,子时整作为三更,丑正二刻为四更,寅正四刻为五更。三更就是半夜,而三更天则是三更附近,也就是在当天的23:00~第二天1:00。
14、半夜。夜三更。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书证》:“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又云鼓,一鼓、二鼓、三鼓、四鼓、五鼓;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宋陈宓《中秋前偶题》:“清负不觉传三鼓,又恐冰轮碾女城。”宋陆游《有年》:“传闻夜市连三鼓,却恨庞公不入城。”宋廖刚《阮郎归》:“月桥风槛水边居,画楼三鼓初。”《红楼梦》第一回:“那天已交三鼓,二人方散。”清昭连《啸亭杂录·马僧》:“未三鼓,公起视,自饲马。”
15、钱翁听了王氏的叙述后,安慰王氏说:“过去的事情不要再想了,以后我们好好过日子就是了。”当天晚上,钱翁和长子划船载着王氏,一起到埋藏银子的地方搜索。
16、几年之后,钱翁的妻子得病去世,钱翁没了老伴,看起来孤苦伶仃,很是可怜。钱翁的儿子儿媳很孝顺,他们觉得王氏勤劳能干,这几年将家事打理得井井有条,而且相貌端庄,还不到四十岁,如果让她做自己的继母照顾父亲,是最好不过的。
17、婚后的钱翁老当益壮,王氏不久就怀了身孕。十月怀胎之后,王氏给钱翁生了一个儿子,钱翁乐不可支。
18、点01秒-0点59分59秒,也就是“三更”,古人把晚上分为“五更”.
19、钱翁全当听不见,将丐妇抱回家中,喂给丐妇米粥,并且买来药物让妻子给丐妇洗澡敷治。几天之后,丐妇身上的疮癞结痂,她的精神也好多了,能够自己行走了。
20、丐妇走着走着,忽然腿一软倒在钱翁门前一动不动,看起来精疲力尽。村里人害怕丐妇死在这里,就大声呵斥丐妇:“你这臭要饭的,赶紧离开,千万不要死在这里。”
21、钱翁见到这种情况,心中很是怜悯丐妇,对众人说:“这个女子我来照顾,不会连累各位,请大家不要驱赶她了。”大部分人见钱翁出面,也就不再多说什么,纷纷散开;有几个无赖少年嘲笑钱翁说:“钱翁,你家里不是有媳妇吗,这么丑的女子你留着干什么?”
22、半夜,深夜。唐寒山《诗三百三首》:“人间八百岁,未抵半宵长。”唐窦群《晨游昌师院》:“生期半宵梦,忧绪仍非一。”宋丘葵《怪事》:“四载干戈多白骨,半宵风雨独青灯。”宋释智遇《偈颂二十四首》:“忍成残腊半宵梦,侩地寒檠两岁灯。”明王微《冬夜渡江》:“波从去雁分斜月,人共栖乌匝半宵。”
23、半夜。宋晁端礼《鹧鸪天》:“半天楼展朦胧月,午夜笙歌淡荡风。”宋葛胜仲《玉楼春》:“木阑干外池光阔。午夜乔林迷岸樾。”唐戴叔伦《重游长真寺》:“蒲间千年雨,松门午夜风。”宋高似孙《纬略·五夜》:“所谓午夜者,为半夜时如日之午也。”清纳兰性德《南乡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
24、半夜。晋刘伶《北芒客舍》:“长笛响中夕,闻此消胸襟。”南朝江淹《效阮公诗》:“岁暮怀感伤,中夕弄清琴。”唐白居易《新制布裘》:“中夕忽有念,抚裘起逡廵。”宋陆游《岁首书事》:“中夕祭余分馎饦,黎明人起换钟馗。”宋曹勋《漫成》:“秋枕厌闻中夕雨,夜窗且对短檠灯。”宋曹勋《跋仰老小画二轴》:“只应中夕萧骚月,相对一庭风露寒。”
25、丐妇对钱翁请求说:“我姓王,因家中遭难流落于此,现在我无处可去,希望您能收留我,不要赶我走。”说着眼中流下泪水。钱翁恻然说道:“你放心,有我吃的,就有你吃的。”
26、这一天,王氏对钱翁说出了埋藏已久的心里话:“老爷,以前我没有对你说出自己的真实身份,是因为我们的关系还不够亲密。现在我们已经成了夫妻,还有了共同的孩子,我必须要对你说实话了。我有一万多两银子,埋藏在河边的一棵大树下。虽然过去了好几年,银子应该还在那里,我们一起去把银子挖出来吧。”
27、犹午夜。宋王珪《琼林苑御筵奉送致政太师潞国文公归西洛》:“绿野春深花更好,石楼夜午月应寒。”宋方岳《又和诸公作雪月歌》:“月观夜午雪观早,酒兴崔嵬诗潦草。”宋周密《木兰花慢》:“明月千岩夜午,溯风跨鹤吹笙。”宋余观复《木犀》:“梦魂怳而清,夜午超鸿蒙。”清陈康祺《郎潜纪闻》:“世称其教子极严,课诵恒至夜午不辍。”
28、原来,王氏的前夫是一个江洋大盗,曾经在一个大奸臣家中偷走了万两白银。这些银子数额太多,他家中无处藏匿,只好埋在河边一棵大树之下。不久之后,王氏的前夫被官府抓获,官府将其严刑拷打,逼他说出银子的下落。王氏的前夫为了让王氏有一个好的生活,宁死不招,最终死在狱中,银子也就留了下来。
29、半夜。晋陆机《赠尚书郎顾彦先》:“迅雷中宵激,惊电光夜舒。”唐白居易《除夜》:“薄晚支颐坐,中宵枕臂眠。”唐陆贽《贞元九年大赦制》:“中宵屡兴,终食累叹。”宋赵长卿《蝶恋花》:“已作吹箫长久计,鸳衾空有中宵泪。”清龚自珍《忏心》:“经济文章磨白昼,幽光狂慧复中宵。”清黄景仁《绮怀》:“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
30、指夜间十一时至一时。《乐府诗集·清商曲辞二·子夜变歌一》:“三更开门去,始知子夜变。”唐崔颢《七夕词》:“班姬此夕愁无限,河汉三更看斗牛。”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宋陆游《醉落魄》:“三更泠翠沾衣湿,袅袅菱歌,催落半川月。”元山主《临江仙》:“鼓打三更情悄悄,寂寥庭院凄凄。”清纳兰性德《采桑子》:“几竿修竹三更雨,叶叶萧萧。分付秋潮,莫误双鱼到谢桥。”
31、古代对半夜的美称是三更。
32、月至午夜。即半夜。唐李贺《感讽》:“月午树无影,一山唯白晓。”唐刘禹锡《送惟良上人》:“灯明香满室,月午霜凝地。”唐戴孚《广异记·蔡四》:“世间月午,即地下斋时。”宋苏轼《减字木兰花》:“春庭月午,摇荡香醪光欲舞。”宋欧阳澈《小重山》:“红叶伤心月午楼,袭人风细细,远烟浮。”明徐渭《雌木兰》第一出:“打磨出苗叶鲜,栽排上绵木杆。抵多少月午梨花,丈八蛇钻。”
33、三更,古代时间名词。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或一百刻。
34、明朝年间,苏州乡下某村有个年近六旬的老头钱翁,钱翁家中有一个老伴,十多亩田地,儿子已经成婚立业,一家人过着温饱平静的生活。钱翁宽厚仁慈,乐于助人,人们都说他是一位忠厚长者。
35、半夜,三更时分。《颜氏家训·书证》:“或问:一夜何故五更?更何所训?答曰:汉魏以来,谓为甲夜、乙夜、丙夜、丁夜、戊夜……亦云一更、二更、三更、四更、五更,皆以五为节。”宋魏了翁《鹧鸪天》:“北风满地尘沙暗,宣室方劳丙夜思。”宋裘万顷《癸亥夜梦》:“丙夜清眠正熟时,梦魂飞去拜丹墀。”明孔贞运《明兵部尚书节寰袁公墓志铭》:“夫人手绩以供两尊人,尽斥奁具以佐公于学。丙夜机杼,轧轧与伊吾声相和。”
36、半夜又叫三更,三更半夜。
37、这一天,钱翁所在的村庄来了一个丐妇(女乞丐),这个丐妇看起来只有三十多岁,不知遭遇了什么,浑身长满了疮癞,散发着浓郁的臭味儿,让人不敢靠近。
38、半夜。丙夜,夜三更时。《陈书·后主纪》:“申旦凝虑,景夜损怀。”景,一本作“丙”。
39、夜半。晋夏侯湛《周诗》:“夕定晨省,奉朝侍昏,宵中告退,鸡鸣在门。”唐李世民《守岁》:“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宋释善珍《和陈宰诸官登罗汉阁看草书经卷韵》:“文占天上奎星聚,语到宵中斗柄斜。”宋顾逢《寄四明干月庭厉二友》:“无言独倚楼,故人在心头。几作宵中梦,多生别后愁。”
40、后来王氏又给钱翁生了两个儿子,钱翁一直活到八十多岁才去世。此时他和王氏生的三个儿子,都已经成家立业生子,加上长子长孙一家,钱翁子孙昌盛,成了当地的一大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