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夜书所见不是清袁枚所作,是叶绍翁诗作。
2、翻译及注释:
3、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
4、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5、《夜书所见》:
6、《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不是王昌龄的诗作。
7、这首诗第一、二两句写景,梧桐树叶萧萧作响,令人觉得寒气袭人;江上秋风瑟瑟,更搅动游子孤单寂寞的凄楚心绪。后两句写儿童夜晚挑灯捉蟋蟀,用儿童的兴致反衬旅人的愁情。
8、原文如下:
9、译文及注释
10、舟夜书所见
11、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2、不是王昌龄写的。
13、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14、宋代:叶绍翁
15、该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16、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17、翻译漆黑之夜不见月亮,只见那渔船上的灯光,孤独的灯光在茫茫的夜色中,像萤火虫一样发出一点微亮。微风阵阵,河水泛起层层波浪,渔灯微光在水面上散开,河面好像撤落无数的星星。
18、查慎行〔清代〕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
19、《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诗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三四两句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的孤寂无奈。
20、夜书所见
21、舟夜书所见原文:
22、全文解释是: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23、漆黑无月的夜里,河面上飘着一艘渔船,孤独的灯光像是一点萤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