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网站地图

古诗的背景图《钱塘湖春行》【精选33句】

时间:2024-11-21 17:30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描写西湖颇具盛名的七律。

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4、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总是观赏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迷人的白沙堤。

5、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又启迪人们开始春日的劳作。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开遍,而是东一团,西一簇,有些迷乱。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

6、湖东景色,令人流连忘返,最为可爱的,还是那绿杨掩映的白沙堤。扩展资料1、创作背景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2、作品鉴赏这首诗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记,从孤山、贾亭开始,到湖东、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绿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诗人饱览了莺歌燕舞,陶醉在鸟语花香。

7、几只黄莺,争先飞往向阳树木,谁家燕子,为筑新巢衔来春泥?

8、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春水初涨,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9、《钱塘湖春行》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运用了寄情于景的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10、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1、《钱塘湖春行》全诗翻译注释

12、《钱塘湖春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早春漫步西湖所见的明媚风光,是一首唱给春日良辰和西湖美景的赞歌。

13、《钱塘湖春行》鉴赏

14、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上栖息,谁家新飞来的燕子衔着泥正在筑巢。

15、《钱塘湖春行》全诗结构分析

16、《钱塘湖春行》创作背景

17、钱塘湖春行中表明行踪路线的词语有哪些?

18、前两句的描写:“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在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览胜地,也是全湖一个特出的标志。贾亭在当时也是西湖名胜。有了第一句的叙述,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涨,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叠叠的白云,和湖面上荡漾的波澜连成了一片,故曰“云脚低”。“水面初平云脚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轮廓。

19、《钱塘湖春行》艺术特点

20、最后,才意犹未尽地沿着白沙堤,在杨柳的绿阴底下,一步三回头,恋恋不舍地离去了。

21、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苏州刺史,所以这首《钱塘湖春行》写于长庆三、四年(823、824年)间的春天。

22、繁多的杂野花渐渐地要使游人迷乱了双眼,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23、【相关推荐】

24、钱塘湖春行的主旨是:通过描绘了西湖的秀美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和愉悦的心情。作品原文作者:白居易(唐)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5、译文: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着向阳的树,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莺在歌,燕在舞。

26、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作品译文行至孤山寺北,贾公亭西,暂且歇脚,举目远眺,但见水面平涨,白云低垂,秀色无边。

27、鲜花缤纷,几乎迷人眼神,野草青青,刚刚遮没马蹄。

28、白居易在杭州时,有关湖光山色的题咏很多。这诗处处扣紧环境和季节的特征,把刚刚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恰到好处。此诗通过写西湖早春明媚风光的描绘,抒发了作者早春游湖的喜悦和对钱塘湖风景的喜爱,更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

2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0、《钱塘湖春行》阅读答案

31、《钱唐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描写杭州西湖的七律。

32、作者:白居易

33、耳畔还回响着由世间万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赞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泻出一首饱含着自然融合之趣的优美诗歌来。